索引号: | 0022779351/2020-00136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 | ||
发文日期: | 2020-10-2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文号: | 哈政规〔2020〕18号 | ||||
九州体育官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用地规划管理工作的意见 哈政规〔2020〕18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中小学校用地规划管理,更好地满足教育现代化发展和保障居民子女就近入∴学需求,根据《哈尔滨市中小学校用地保护条例》及相关政策规定,经市委同√意,提出如下意见。 一、科学确定中小学校用地规划 1.统筹规划※中小学校用地。中小学校用地作为强制性规划内容,应当按照均衡分布、总量适中、环境适宜的原则,与住宅■项目同步规划,并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现“多规合一”,依法予以保障〗。 2.科学规划中小学校网点布局。市、区县(市)教育行政主〇管部门应当会同资源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中小学校网点▼布局规划,做到中小学校网点设置、用地面积与居◎住区规模、学龄人口分布相适应。 3.定期修︾订完善中小学校用地规划。市、区县(市)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中小学校用地规划及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修订下轮次中小学校布局规划。 二、有效保障中小学校用地供给 4.合理均衡设置中小学校█网点。新建居住小区应当按照每『1.5~2.5万人(约0.5~0.8万套住宅)的规模,优先设置27~45班九年一贯制学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ㄨ设置相应规模的小学和初中。居住区人口规模不足1.5万人的,由资源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周边学校网点分布情况统筹确定学校设置规划。 5.切实〗保证学校用地面积达到标准。新建中小学校生均用地面积小学不得低于法定¤标准。现有ξ中小学校生均用地面积未达到法定标准的,在区域开发建设和老城区联片改造时,应当通过就近增加学♀校网点、增加现有学校用地面积等方式予以逐步解决。 6.严格控制居住用地规划及指标调整。市、县(市)资源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进行居住用地规划调『整时,涉及增加居住用地面积或者提高居住用地容积∮率导致居住区人口(生源)数量大幅增加的,应当会同同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周边中小学校学位承载能力进行评㊣估,对区域内学〓位严重不足且不能按照规定标准增加学校用地的,须报本级政府统筹确定用地规划调整意见。 7.建立闲置校舍用地退还机制。市、县(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对学校用地及校舍使用情况进⊙行排查清理。对调整出来的中小学校用地和校舍无法或者不需要用于教╱育教学和其他教育功能的,由市、县(市)政府收回。 8.着力解决区域教育〒用地严重不足。对哈西、群力等现有中小学校用地严重不足区域,要统筹解决中小学校用地短缺问题。对仍未@ 挂牌出让的居住用地,要重新进∏行用地规划调整,适度增加中小学校建设用地。对已经出让但未实施建设的居住用地,应依〓法通过土地置换、政府回购等方式解决区域性中小学校用地严重不足问↘题。 三、合理优化中小学校用地条∏件 9.合理优化中小学校用地选址。中小学校用地应当形状规则、位置适宜,方便学校建▲设和使用。应当选址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区域,且远离传染病医院、殡仪馆、高压输↓电线、危险品仓库、大型商场(集贸市场)、公安看々守所等不利于学生学习或可能危及学生安全和身心的场所。 10.同步完成学校用地征收净地。区县(市)政府ξ 应将规划居住小区配套学校与住宅卐首期项目同步征收净地、同步实施学校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对居住小区已经建成入住但◇周边学校用地尚未征收净地的,由区县(市)政府牵头,限期完成征收净︼地并实施学校建设。 11.切实保障学校市政工⌒程配套。区县(市)政府应当为学校建设和使用提供完备的市政配套,在学校∩建设期内,要组织相关部门将供电、供水、供气、供暖、道路、排水等市政工程配套至学校建设用地▅范围边界,保障正常★接入和使用,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道路、排水等单位应当支持和配合中小学校建设。 四、强化中小学校用地规划管理责任∞ 12.市政府有关Ψ 部门、区县(市)政府要认真履行中小学校用地规划管理职责,确保中小学校布局→规划合理,用地充足、及时建设,满足居民入学♀需求。市政府将中小学校用地规划管理工作纳入政府教育督导检查内容,确保中小学校用地得Ψ到有效保证。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九州体育官网 |
|
(来源:市政府办公厅) |